星期五, 十月 13, 2006

葡萄酒城在西班牙落成



由世界著名建筑师Frank Gehry(1989年Pritzker建筑学终身奖获得者,1999年获美国建筑师协会金奖)为西班牙Marques de Riscal葡萄酒厂设计的葡萄酒城近日落成,并对外正式开放,该酒城集酒窖、酒店与SPA于一体。西班牙国王胡安·卡洛斯以及建筑师Frank Gehry出席了酒城落成仪式。

Marques de Riscal葡萄酒厂始建于1860年,是西班牙里奥哈地区最古老的葡萄酒厂之一,是第一家引入法国葡萄酿酒技术的酒厂。

星期三, 十月 11, 2006

图片:法国葡萄酒不久将面临英国的挑战


图片中的查尔斯王子正在品尝产自英国约克郡的葡萄酒。据科学家说全球变暖将帮助葡萄扎根于海峡对岸的较温和地域,由此而使法国在受到澳大利亚及智利新世界葡萄酒挑战之后,不久又将面临来自英国的新挑战。

摩尔多瓦葡萄酒节如期举行(原)


尽管目前国内葡萄酒出口正遭遇俄罗斯的禁止,但第五届摩尔多瓦葡萄酒节依然如期于10月9日在摩首都基希讷乌的大国民议会广场开幕,大约有五十家摩尔多瓦的代理商参加了本届葡萄酒节。

摩尔多瓦总统沃罗宁出席开幕式,并在开幕式上发表讲话。他说摩尔多瓦过去和现在都是葡萄酒之国,甚至当摩尔多瓦的出口贸易主要由高科技产品组成时,摩尔多瓦也将还是葡萄酒之国。

沃罗宁总统还说,为了表达摩尔多瓦对葡萄长达几个世纪的热爱,摩尔多瓦将在国内建起世界上第一座葡萄纪念碑,

据摩方统计,2004年,摩尔多瓦葡萄酒出口生产额达二亿七千四百万美元,2005年达三亿二千五百万美元,2006年的前八个月达到一亿三千万美元。2006年,摩尔多瓦生产出口到西方市场上的葡萄酒价值达二千三百万美元,是去年的三到四倍。

今年,摩尔多瓦计划发展葡萄园14000公顷,并采用优良的嫁接葡萄。另外,国家还将提供一千万美元的资金用于支持葡萄栽培。

开幕式上还演唱了由诗人Anatol Ciocanu作词、作曲家Valentin Dinga谱曲的“葡萄酒生产者赞歌”,这首歌将成为本届葡萄酒节的象征。

摩尔多瓦葡萄酒节得到摩尔多瓦总统的支持,举行葡萄酒节的目的就是为了提升摩尔多瓦的国际形象,并促进摩国内葡萄酒生产以及旅游业的发展,首届摩尔多瓦葡萄酒节于2002年举行。

背景资料:摩尔多瓦葡萄种植及葡萄酒酿造业历史悠久,设备先进、管理科学、加工标准化程度高,生产的葡萄酒品牌多,质高价优,其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5%。葡萄酒是摩尔多瓦的外贸拳头产品,摩葡萄酒出口量居世界第11位。摩尔多瓦是独联体国家中葡萄种植面积最大、葡萄种植品种最多、极具高品质葡萄酒生产潜力的国家。摩尔多瓦生产的葡萄酒品质优良,完全可与法国酒媲美。全国共有约150家葡萄酒厂,多数厂年生产能力在万吨以上,全国年产酒约35万吨。现在摩每年出口2亿5千万瓶葡萄酒,到2010年,年出口量将达到10亿瓶。目前,普尔卡里葡萄酒企业正在与中国企业商谈出口葡萄酒事宜。(中国驻摩尔多瓦大使馆)

俄罗斯是摩尔多瓦葡萄酒主要出口国,去年摩尔多瓦出口到俄罗斯的葡萄酒价值达2.4亿美元,占到其葡萄酒出口额的80%,或者是其国内商品出口总额的四分之一。

星期日, 十月 08, 2006

与葡萄有关的社会趣闻



今天中午,中央台新闻频道的午间节目播出了一条与葡萄有关的社会趣闻,即一位名字叫福尔曼的美国人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打破了吃葡萄的世界吉尼斯纪录,他在一分钟之内吃了68粒葡萄,由此成为世界上吃葡萄最快的人。不过他吃葡萄的方法可有点特别,和我们想象的不一样,他是逮着吃,一粒粒葡萄由4.57米外的地方飕飕地朝他飞来,他必须不时地把塞满嘴的葡萄吐到小瓶子里。这一项比赛需要有两个人密切配合。而且在比赛之前需要把一粒粒的无核葡萄洗得干干净净。

在网上一搜才知道这已不是啥新的趣闻了,因为央视网络早在今年2月份就播出过了。不过我还真没有听说过。另外就是严格来讲,这不叫吃葡萄,应该叫用嘴接葡萄。

还有就是在今年的9月8日,在新疆霍城县莫合尔乡首届西域龙珠葡萄节上举行了一个吃葡萄比赛,就是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一公斤的葡萄吃完,结果是哈萨克族牧民阿曼用一分多的时间获得了比赛冠军。

再还有就是有一位63岁的德国老人因为偷葡萄和葡萄干上瘾而被判监禁4个月。据他本人解释说他总是忍不住想吃一些甜的东西,所以自然也就无法控制自己的偷盗行为。

星期二, 十月 03, 2006

新浪娱乐报道有误


9月28日,新浪娱乐频道报道了一则新闻“希尔顿尽情采摘葡萄美女与田园浑成一色”,具体内容是:2006年9月24日,德国慕尼黑,社交名媛帕丽斯·希尔顿(Paris Hilton)抵达RICH PROSECCO葡萄酒制造厂。她此次来德国是为一种罐装啤酒做广告。她身穿格子裙装时尚大方。

其实这则报道是有误的,因为帕丽斯·希尔顿这次去德国的慕尼黑是为了推销Rich牌易拉罐装起泡葡萄酒(为此她把自己打扮成酒吧女招待),而并非新浪所说的去推销一种罐装啤酒。另外,该起泡葡萄酒的生产厂家是在意大利的维尼托大区,在当地这种起泡葡萄酒被称为Prosecco,是一种很传统的起泡白葡萄酒。还有就是所登载的帕丽斯·希尔顿采葡萄的图片也是在意大利维尼托大区拍摄的,因为她在慕尼黑做完产品推销宣传以后,就乘坐直升飞机飞往意大利的维尼托大区,然后在葡萄园拍摄广告。

星期六, 九月 30, 2006

Wine packing

这几年,葡萄酒瓶塞一改传统的软木塞,使用了新型的瓶盖。在去年春季的一次糖酒会上,澳大利亚富隆酒业带来了他们获得专利的包装产品。创作设计总监岑俭强介绍,其瓶塞不是软木塞,而是采取特殊材料制成,上面有很多肉眼看不见的小孔,能让葡萄酒自然呼吸。专家预测,这种瓶塞是新世界国家葡萄酒企业突破传统的创新,由于其众多的优点,将会在市场上出现更多的类似产品。
  
一些企业推出了无缝易拉罐装的葡萄酒,特殊材料制成的带有笼头的拧式盒装葡萄酒等,都是易于开启的产品。香港和记酒业更是在包装上大做文章,提出“革命性包装,将新鲜保持到最后一杯”的口号。和记酒业采用了一种独特的瓶胆设计,包装在开启后能隔断与空气的接触,采用水笼头的开启方式,能保证每次开启之后,及时密闭,保持葡萄酒的口感新鲜。
  
美国加州索诺玛县的包装设计公司ToyRatlmagery成立了一个铝瓶联合体,预计不久将向市场推出一个崭新的葡萄酒包装概念——铝制葡萄酒瓶。铝一商被认为是一种低档包装材料,但铝包装却在啤酒行业中大行其道。迄今为止世界上还没有出现用铝做的葡萄酒瓶。ToyRatlmagery公司的一位主管相信,他们的铝制葡萄酒瓶肯定会在葡萄酒行业掀起不小的震动。新的铝制造技术已经可以把铝制成任何大小和形状。未来的铝制葡萄酒瓶质地不会像许多苏打罐那样有轻薄感,是一种可以替代塑料、纸盒等另类包装的高档产品。当然,与玻璃瓶比较,铝瓶的最大好处是不易破碎。目前这家公司正在与各路专家合作,首先开发标准瓶形和大小的铝制葡萄酒瓶。
  
近年来,纸盒装葡萄酒市场发展迅速。目前英国市场纸盒装葡萄酒已经占到清淡型葡萄酒市场的8.3%,比1997年增长48%。一家澳洲位于新南韦尔斯美丽如画的墨基山谷的澳洲第6大红葡萄酒生产商之一的黑基谷葡萄酒公司开发出250ml纸盒装葡萄酒,已经上市。这种独具特色的实用性包装可以完全阻隔氧气,从而保证其新鲜度和风味,防止葡萄酒质量下降,延长葡萄酒的保质期,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此外,这种包装还易于贮藏而且不易破碎,对于烧烤、野餐、聚会等来说都是非常方便和理想的。这种新颖的包装将会为该公司的葡萄酒赢得很好的销量。美国盖洛公司也推出了第一批纸盒装葡萄酒。
  
聚酯瓶包装的葡萄酒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欧洲市场上,并且已经得到部分消费者的认同。加拿大西桥公司(WESTBRIDGE)是一个专业的聚酯瓶生产商,他们对用聚酯瓶包装葡萄酒的市场前景信心十足。该公司2公升包装的葡萄酒试销一年来,各方面的反映都超出了预料。测试证实:在一年左右的保存时间里,聚酯瓶基本上是防止氧气透过的。2升瓶子的试验证实,一年时间里,在所控制的货架中检测到只有不到10ppm的氧气透过率,这个数值远远小于正常存放条件下的500ppm。另外,生产小批量的玻璃瓶的模具费用几乎是聚酯瓶的10倍,商家对不同产品的包装很少有瓶形和颜色的选择余地。而聚酯瓶可以在5万只这样的小批量起定量的情况下进行加工,如果年加工几百万只,模具成本就非常低(总计1~1.3万美元)。玻璃瓶包装的葡萄酒有着很多自身难以克服的“短板”,比如携带不便、易碎等,如果采用PET包装就没有这方面的烦恼。
  
国内一家企业推出了葡萄酒冰桶包装。葡萄酒冰桶是由塑料加工而成的,采用先进的工艺流程,科学的进行加工与组装,形成了既是礼品包装,又是可以收藏的装饰品、工艺品。冰桶,顾名思义,就是用来冷却那些需要在冰爽状态下品尝的葡萄酒的。当葡萄酒的温度在最佳饮用温度之上时,冰桶在数分钟内就能够把葡萄酒的温度降至最佳。其使用方法非常简单,将冰和冷水放入冰桶中至酒瓶瓶肩处,冰桶能够迅速将葡萄酒的温度降至饮用的最佳温度,并且丝毫无损葡萄酒的品质和风味。由于葡萄酒冰桶包装能够迅速将葡萄酒降至饮用的最佳温度,不仅能够品尝出葡萄酒的独特的美味,而且也更能有利于人们的健康,同时,它又能够使葡萄酒显得更高贵典雅,更能体现出人们的生活品位。
  
利乐包葡萄酒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携带不便的问题,利乐包葡萄酒有着广阔的市场,在澳大利亚这种包装形式能占到10%。虽然这里面有消费者对葡萄酒认知度较高的原因,但是,这毕竟迎合了葡萄酒作为一种快速消费品的定位。 (作者:胡辉 )

葡萄酒与政治--俄格之间葡萄酒危机更加复杂化(原)



据消息报道,格鲁吉亚于本月27日扣留了5名俄罗斯军官以及12名其他人员(格鲁吉亚人),理由是指责他们“从事间谍工作”。截至到目前为止,格方已释放了一名俄军官,另外四人还被继续扣留在格鲁吉亚,对此俄罗斯已做出强烈反应,立即召回其驻格鲁吉亚的大使,并威胁格鲁吉亚说此举是在对俄方进行公然挑衅,将有可能导致战争。看样子半年前在俄与格两国之间所发生的葡萄酒危机又要更加复杂化了。

在今年3月底俄罗斯宣布停止从格鲁吉亚和摩尔多瓦两国进口葡萄酒,并从3月30日起禁止在俄境内销售从格摩两国进口的葡萄酒。其理由是根据俄卫生防疫部门在3月份抽检结果显示,从格摩两国进口的葡萄酒有60%以上不符合规定的卫生和居民饮用安全标准。由此在俄罗斯与格鲁吉亚及摩尔多瓦之间引发了一场“葡萄酒大战”。4月6日,俄罗斯又继续扩大禁令范围,下达命令严禁进口来自两国的白兰地、香槟等其他酒类,从而使这三国之间的葡萄酒危机进一步升级。

对此次葡萄酒危机事件,格方认为问题并不在于葡萄酒上,说俄方的决定是有众所周知的政治背景。而俄方则回应说,俄罗斯禁止进口格鲁吉亚及摩尔多瓦的葡萄酒没有任何政治含义,也不应当找出任何政治含义。

葡萄酒工业一直是格鲁吉亚国内支柱性产业,而邻国俄罗斯则是她产品的最大销售市场,其每年葡萄酒生产量的80%都是销往俄罗斯的。因此这次俄罗斯对格鲁吉亚葡萄酒所采取的禁令使格鲁吉亚葡萄酒销售蒙受了巨大损失,并使格鲁吉亚国内葡萄酒工业立即陷入了困境。为走出困境,格鲁吉亚极力地向西方国家寻求支持,并采取多元化出口战略,以减少对俄的依赖性,以期尽早解决国内目前发生的葡萄酒危机。

其实许多经济行为都是有政治性背景的,此次发生于俄格之间的葡萄酒危机就是一场政治斗争,俄罗斯之所以要禁止进口格鲁吉亚葡萄酒,其目的就是想利用经济杠杆调控周边关系,也就是说他想牢牢控制住格鲁吉亚的命运,防止他投向西方国家的怀抱,以巩固其周边环境的稳定与安全。

看来,有时美味的葡萄酒也与政治斗争密切相关。不过我本人还是希望国与国之间友好相处,做到化干戈为美酒。

星期四, 九月 28, 2006

略谈博客营销

自博客这一新技术出现后不久,它的实际应用就得到广泛的关注,博客营销就是其应用形式之一。目前博客营销在国内刚刚兴起,为此也有人开始给自己树碑立传了,即标榜自己对中国博客营销是有历史功绩的,还宣称自己是中国博客营销第一人,看来想当新生事物第一人是大有其人的。据说,博客营销强调的是对话,传统的市场营销和广告直接影响的是销售,而在博客营销中销售并不是直接目标,但它可能是被最终影响的一个目标。
有关博客营销的范例很多,包括葡萄酒博客营销在内,比如南非一家名为“隐谷暴风雨”(Stormhoek)的小型葡萄酒厂,目前在国内也有人开始仿效此案例尝试中国式的葡萄酒博客营销。 目前博客营销主要运用于企业,通过企业博客企业可以做到:1、扩大产品品牌的影响,2、建立起与顾客的积极对话,3、得到企业及产品信息的真实反馈,4、转变企业处理业务的路径,5、对财务底线产生影响。 企业的领导人们请利用博客的威力去改革你的企业,要知道,目前有成千上百万的Blogger(写博客的人)在互联网上进行沟通,涉及面包括企业、产品、趋势以及其它许多内容等,不要错失对话,要利用这一划算的工具做出立足于顾客信息反馈的商业决定。
一本有关博客营销的外文书籍Blog Marketing在网上有销售。

星期二, 九月 26, 2006

葡萄酒也会影响世界和平?


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是一位严厉的穆斯林教徒,在出席今年联合国大会期间,拒绝参加由联合国秘书长阿南为世界各国领导人(包括美国总统布什在内)举行的午宴。你知道他的理由是啥吗?就是因为宴会的菜单上有葡萄酒。可是其他国家的穆斯林领导人也出席了这次宴会呀。


看来政治家有时为了政治需要,表面上也要找葡萄酒为借口的。不过艾哈迈迪内贾德这样做总给人感觉有点太无趣。

星期一, 九月 25, 2006

用脑去喝酒

2006年9月6日,台湾《中国时报》发表了一篇专题报道,题目是“以酒会友认真会用头脑来喝酒”,文章介绍的是台湾一个名为“认真会”的品酒团体,该团体成员年龄平均为30岁,有经商的、有读书的、也有当兵的,大家因为热爱葡萄酒而走到一起来。

“认真会”之所以名为认真,是因为在集结之初,就清楚地定位为“用头脑来喝酒”,分享好酒当然是必要的,但是一同在葡萄酒的瀚海里钻研,是更重要的目的。

文中提到目前台湾葡萄酒界的名人阿德,他是认真会的灵魂人物,酒龄最长,是目前唯一在酒商工作的一位。此外还有一位名为Cathy的女品酒人,她反应灵敏、条理分明、口齿清晰,是一位推广葡萄酒的难得好人才。也是“认真会”里品酒记录的最好人选,顺便说一下,Cathy是我在网上结识的一位台湾葡萄酒同仁,我和她曾经在网上聊过葡萄酒,她给我的感觉是做事特认真,而且也特别忙。她曾答应过一旦有机会一定来大陆考察葡萄酒。不过,我与她失去联系已经好长时间了。

“认真会”每个月举行品酒活动一次,活动主题的确定,原则上是夏天以白酒为主,冬天则是红酒,一次选一个年份,然后挑选10到12瓶700-800台币的酒,以盲测方式进行。

我挺欣赏阿德所说的一句话“认真品酒最好玩的地方,就在可以真正认知一瓶酒的本质。”我在一篇日志里也曾写到“酒是要用心去品尝的”。看来在对品酒的态度上大家是不谋而合的。

真诚地希望“认真会”办的越来越好,为推广普及葡萄酒文化做出自己的贡献。

星期六, 九月 23, 2006

罗马教皇被授予荣誉斟酒师头衔


来自英国decanter网站的消息,罗马教皇本笃十六世近日被意大利斟酒师协会授予荣誉斟酒师头衔。

尽管梵蒂冈和意大利斟酒师协会均未对此事件发布正式新闻,但是经意大利斟酒师协会发言人证实,本笃十六世已经接受了这一荣誉头衔。

在去年就职演讲上,教皇本笃十六世曾说过他是上帝葡萄园里一个卑下的仆人。

教皇本名是约瑟夫·拉青格,德国人,2005年4月19日在罗马教皇选举中当选为第265任天主教罗马教皇,称为本笃十六世。

拉青格1927年4月16日出生,1977年任枢机主教,1981年任罗马教廷的信理部部长。

星期三, 九月 20, 2006

要用心去品酒


夜深,刚阅读完一篇题目为“那一次葡萄成熟了”的国外散文,除了从中悟出一些生活哲理之外,还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酒是要用心去品尝的。文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双目失明的人,已经丧失了从酒的外观色泽去辨别酒质量的能力,可是他还有嗅觉,问香识酒,还有味觉,体察秋毫。还有就是一颗心,去捕捉酒的灵魂。正因为他是在用心与酒交流,与酒沟通,才使他最终在事业上获得了成功。

酒是要用心去品尝的,带着一颗浮躁的心去品酒,是永远体会不到酒的迷人,酒的魅力。

星期五, 九月 15, 2006

Big Ass label


旷日已久且在美国葡萄酒业引起不小轰动的“肥臀”(Big Ass)酒标之争近日终于尘埃落定,两家生产“肥臀”牌葡萄酒的厂子与“肥臀”商标真正拥有者在一定程度上达成了和解,对方允许这两家葡萄酒厂继续使用他们“厚颜无耻”的酒标。

“肥臀”商标拥有人、一家小型啤酒厂的老板Raymond Horwath说:“我们现在有了‘肥臀’家庭。”

Raymond Horwath是在1995年为其啤酒产品最先申请到这一吸引眼球的商标。

星期四, 九月 14, 2006

法国酒吧按杯出售顶级葡萄酒



据来自网上国外的消息,目前在法国波尔多的个别酒吧里可以按杯买到顶级葡萄酒,每杯酒的数量为品酒酒样体积大小。

L’Essentiel是位于波尔多Saint Emilion附近的一家酒吧,自2005年5月以来一直承诺每天在其菜单上至少向顾客提供两种顶级葡萄酒,酒吧经理Carlos Ferreira说:“如果有顾客真正想尝试其它品牌酒的酒,我们也总是能够满足其要求。”

该酒吧葡萄酒的价格与商店的价格一样,不像餐馆那样标高价格。按杯出售的葡萄酒价格为瓶装价格的八分之一。

按杯出售顶级葡萄酒除受酒吧位置、资金以及存货场所影响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才能保证瓶中葡萄酒的新鲜度以便卖给下一位顾客。

酒吧经理Ferreira采用将手持空气驱除泵和手持氮气泵两者结合起来使用的方法,以保证葡萄酒的品质,前者用于排除酒瓶中的空气,后者则用于往酒瓶中注入氮气,以形成一个密封空间,防止有任何残留空气的存在。三天以后无论事情咋样,剩下的酒都由他自己喝掉。

目前,该酒吧可以提供15种顶级葡萄酒,两种Saint Emilion premier Cru葡萄酒Ausone及Cheval Blanc,销售价格为每杯33欧元。

不过波尔多的其他酒吧则对按杯出售premier Cru葡萄酒的做法持观望态度,他们认为酒瓶一旦打开以后,葡萄酒的保存十分困难,并且认为满足这种不规则的需求有问题。
.

星期四, 九月 07, 2006

我的点滴感想


前几天在电视上看到一则有关地名纠纷的报道,纠纷双方均是从事旅游业的。由此使我认识到地名资源在旅游业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由此联想到了葡萄酒旅游业。

既然地名资源对旅游业的影响如此之大,那作为葡萄酒旅游业就应该积极地依托地名资源去发展自己。葡萄酒旅游在我国刚起步不久,当前十分需要其它现有资源去支持它、带动它。地名资源无疑对葡萄酒旅游业有重要影响,葡萄酒业发达且具备丰富地名资源的地方,其发展葡萄酒旅游业的先天条件就好,起步和发展速度肯定要相对快一些,反之,则慢。

因此要从事葡萄酒旅游业就要充分利用好地名资源,主动参与到地名资源开发利用工作中去。而在葡萄酒发达地区从事地名资源管理的部门也要大力支持当地的葡萄酒旅游业,要把葡萄酒旅游业纳入到地名资源的对外宣传计划中去,其实,如果葡萄酒旅游业搞好了,同样可以丰富地名资源。

星期三, 九月 06, 2006

还是老施牛!


由加州女参议员Carole Migden于今年2月份提出的一项议案(即指定增芳德为加州的“历史名酒”)虽然在8月11号通过了州议会的表决,可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在州长施瓦辛格的手中。许多人本以为老施州长会签署命令通过该项议案的,可老施最终还是在“加州葡萄酒月”即将来临之时,大笔一挥否决了这个议案。 老施拒绝签署该议案的主要理由是加州有那么多优秀的葡萄酒品种,正是它们才构成了加州葡萄酒的绚丽多彩,并为加州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显然仅仅认可增芳德作为历史名酒是不合理的,这是一种羞耻的行为。 尽管该议案的最后命运是这个样,但至少在此期间媒体已把有关新闻吵的是沸沸扬扬,全当给加州葡萄酒又做了一次广告宣传。 有人评价施瓦辛格到目前至少为加州葡萄酒做了一件好事,那就是签署命令指定去年和今年9月份为“加州葡萄酒月”。

旧人走新人到(原)



大约两周以前,国外葡萄酒专业媒体就开始传说葡萄酒皇帝罗伯特·帕克的二位助手皮埃尔和托马斯即将离开《葡萄酒倡导者》杂志,为此有记者专门采访他们二人,可都没有得到任何确切的答复。 这几天,随着四位新成员在《葡萄酒倡导者》的正式亮相,此消息终于得到证实。这四位新团队成员分别是戴维、加仑尼、米勒以及马克。

目前,杂志社的人员具体分工帕克已经敲定,帕克还是坚守他原来的阵地,戴维接手皮埃尔的工作,加仑尼负责意大利葡萄酒,米勒负责葡萄牙加强葡萄酒、西班牙、澳大利亚以及南美洲,马克则负责公告板以及葡萄牙干酒工作。

有句话说得好,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旧人走,新人到,一切都很自然。

星期日, 九月 03, 2006

红酒面膜自己制作

“红酒面膜”自从被台湾美容大王大S载入书中后,顿时名声大噪。大S的原文如下:有一种神奇的红酒面膜,是可以每天敷的!刚开始我听人家说过这种面膜,但是却不知道它的功效为何。后来我去了一家美容中心,里面的医生也推荐我用红酒面膜,我记得医生跟我说,你要美白的话可以敷红酒面膜,但是它的效果不是那么强;你有毛孔问题的话也可以敷红酒面膜,效果也不错;若你很忙的话也可以敷红酒面膜,一天十五分钟就可以洗掉。他一直提红酒面膜,却提不出红酒面膜到底最直接的强项主打效果是什么。于是我抱着姑且试一试的心态来用。那段时间我正在拍戏,但是每天收工后我都敷红酒面膜,结果发现,我脸上原本因为拍戏劳累在额头长的一些过敏的小东西,竟然因此消失了!而且脸也变得更饱实、更明亮!!一天一天敷,效果也一天比一天强,然后本大王终于了解医生说不出红酒面膜究竟哪项强的原因──它改善的是肌肤整体啊!这种红酒面膜是新生活美容馆出售的。

红酒面膜的作用:1、有惊人的抗氧化功能,促进新陈代谢。2、恢复皮肤光泽和弹性,使肤色白皙。3、使肌肤看起来更年轻。 自己动手DIY红酒面膜
  
1 去角质红酒面膜:

  在超市选一支稍好一点的红酒,和压缩面膜纸,在消毒过的碗里放入一个压缩面膜,倒入红酒。压缩面膜一接触水分就立即涨大三倍。倒酒的分量以没过涨大的面膜即可。

  用洗干净的手打开面膜,敷在脸上,感觉面膜上的水分半干时即可摘下。用清水冲洗面部,并用指腹按摩面部,就能去除面部死皮。

  2 红酒补水面膜:

  一小杯红酒加2-3匙的蜂蜜调至浓稠状态来敷脸快干后用温水洗净。红酒中的葡萄酒酸就是果酸,能促进新陈代谢、去除粗糙。蜂蜜则是兼具保湿和滋养的功能。

  注意事项:

  1、对酒精过敏的人不能使用以上方法的;

  2、去死皮后不要出门晒太阳,否则加速皮肤老化;

  3、红酒最好用新开瓶的。

印度流行葡萄酒美容热潮


通常印度的妇女是不赞成喝酒的,可是最近在印度拉贾斯坦邦首府Jaipur市却掀起一股葡萄酒面部美容的狂潮。该城市的妇女们认为做葡萄酒面部美容不仅可以立即让皮肤发亮,而且还可以减轻心里上的压力、缓解头痛症状。

一位名叫Rekha的顾客说:“葡萄酒面部美容非常好,这是不容置疑的,因为它不仅能够给皮肤带来光泽,而且还可以缓解一个人因为工作紧张而导致的头痛。”

“做完葡萄酒面部美容,我感到非常放松,它不仅仅是一次面部美容,而且让我的皮肤变得更加光亮。”另一位名叫Nisha的顾客说。

美容师Jasvinder声称葡萄酒是一种具有不同特性的草药产品。并说不同的葡萄酒应用于不同的皮肤,她还声称目前葡萄酒面部美容的需求看好。

“葡萄酒美容之所以能够让人们放松就是因为葡萄酒具有其它普通产品所没有的丰富特性,因此将它和芦荟凝胶体混和起来就可以穿透到皮肤里,由于这个原因就能够仅在5分钟内让皮肤发光。”Jasvinder说。

香气临床医学专家Hitendra相信葡萄酒里含有一种活性物质,它可以帮助去除脸部的死细胞。他说:“葡萄酒是可以穿透到皮肤里的一种东西,它具有治疗价值,所以我们通常只使用那些仅含低酒精度的葡萄酒,而且是专为葡萄酒美容特别生产的。”

目前,在Jaipur市葡萄酒美容的价格大约在250到1500卢比之间。

星期六, 八月 26, 2006

美国一家酒庄用皇冠盖取代软木塞


早就想就葡萄酒瓶塞改革方面的问题写一篇综合性文章,但是由于收集到的资料文献不全,所以只好等时机成熟时再写。不过今天刚看到一篇文章,说的是美国加州纳帕谷的Chandon酒庄用皇冠盖取代软木塞,用于两款起泡葡萄酒的封瓶(下图)。这两款起泡葡萄酒分别为étoile2000极干起泡葡萄酒及étoile2001极干玫瑰红起泡葡萄酒,近期就投放美国市场,市场零售价分别为29美元和34美元。
大家都知道皇冠盖是William Painter于1891年发明的,要比螺旋盖的发明晚两年。其实皇冠盖早就就用于香槟酒和起泡葡萄酒的生产,到今天大约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用于起泡酒的二次发酵以及酵母老熟,但是直到最近十年里,皇冠盖的制造商才可以提供带合成衬垫的皇冠盖,也才使它们更适合于长时间在瓶中的老熟。
据说该酒庄之所以选择皇冠盖其主要动机就是为了保持葡萄酒免于污染,不过做出这样的决定对他们来说是一次挑战,因为“传统自有传统的道理”,如何才能保证每一瓶酒的质量和气味清新度对他们是至关紧要的。
酒庄介绍说使用皇冠盖对排除软木塞污染有百分之百的效果,另外还可以防止瓶中二氧化碳的损失。
2003年,这家公司第一次将用皇冠盖封瓶的起泡葡萄酒投放到澳大利亚市场,然后又投放到阿根廷,他们计划在今年的年底将这类产品投放英国市场。
为配合此次在美国市场的投放销售,该公司还专门生产加工了一种启瓶工具(见上图),看起来还挺别致和优雅的。

星期三, 八月 23, 2006

葡萄根瘤蚜死灰复燃带给我的思考


2005年7月初,已经在我国基本销声匿迹长达十多年之久的葡萄根瘤蚜又再次出现在上海市嘉定区马陆镇两处葡萄园中,据说接到消息后,国家农业部立即派出有关专家前往发生地进行调查,随后向全国发出通报,并下发了《关于加强葡萄根瘤蚜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国各葡萄产地的农业植检部门对葡萄根瘤蚜全面开展普查工作。并于2005年9月2日首次在上海组织召开了葡萄根瘤蚜监测与铲除工作方案专家论证会,前不久,全国农技中心又再一次在上海组织召开了全国葡萄根瘤蚜联合监测与防控协作组会议。另外,今年刚公布的新《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以及《应施检疫的植物及植物产品名单》上,根瘤蚜“榜上有名”。所有这些动态和迹象都表明此次葡萄根瘤蚜的发生对我国今后葡萄以及葡萄酒业的影响非常之大,形势也十分严峻。几个月前又听说在湖南省怀化市的洪江、新晃、会同、辰溪、中方5县(市)10多个乡镇近万亩葡萄园(品种为巨峰和高山葡萄)出现叶片枯萎,挂果稀少现象,经过农业部专家与湖南省内植保专家联合诊断是葡萄根瘤蚜为害的结果。听到这个消息,我的心情变的格外沉重,对此也想到了许多问题,现简单谈谈我个人的认识。

历史回顾:根据文献记载,葡萄根瘤蚜起源于北美的落基山东部,1845年至1899年传遍了整个美洲地区以及非洲各个国家,1858年至1862年葡萄根瘤蚜又随着葡萄种苗传播到欧洲,并对欧洲葡萄园尤其是法国葡萄园,有过毁灭性打击。1883年至1899年,葡萄根瘤蚜又被传播到亚洲以及大洋洲,至此该虫已经遍布全世界。葡萄根瘤蚜传入我国的时间是1895年,它是由于烟台张裕葡萄酒厂从法国引入苗木时不慎将此害虫也带了进来。后来又陆续在辽宁、陕西、甘肃。云南以及台湾等地有过记录。不过经过有效的防治,到了90年代仅在烟台西山葡萄园有过零星发生。

为害与传播:1、为害。葡萄根瘤蚜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根瘤型,另一种是叶瘿型。葡萄根瘤蚜是刺吸式口器,主要是以成虫和若虫刺吸葡萄叶、根的汁液,根部被害以后形成瘿瘤,瘿瘤后来变褐腐烂,皮层开裂,从而影响葡萄根部吸收养分。在一般情况下,受害的葡萄植株生长不良,长势衰弱,叶片变黄。一般减产30%,重者减产达50%,甚至使葡萄死亡。2、传播途径。因为在害虫具有完整生活史的地区,葡萄枝条上往往会附着越冬虫卵,所以如果使用这些枝条来做插条就可以传播害虫。同时葡萄根瘤蚜也可以随着盛装葡萄苗木和插条的包装物以及耕作工具进行传播。

思考:那么葡萄根瘤蚜死灰复燃的主要原因何在呢?我个人认为最关键的还是人们从思想上放松了对葡萄根瘤蚜的警惕性,植物检疫观念不强。由于葡萄适应性强,结果早,见效快,故不失为一条致富的好门路。因此这几年我国葡萄种植业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时期,由此就出现了许多地方纷纷从外地调入和引进新的葡萄品种,用于发展当地经济,这种行为既包括企业行为,也包括果农个人行为。但是,在这股葡萄发展热的背后同时也潜伏着巨大的危险,这就是许多购苗单位及个人植物检疫意识淡薄,在调进或调出苗木及种条时,不主动申请检疫,当然其中也包括一些具有执法职能的检疫机构因为多年未曾见到过葡萄根瘤蚜的发生,于是便放松了警惕性,从而给葡萄根瘤蚜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最终造成根瘤蚜随葡萄苗木和种条大面积传播及蔓延,也许今天出现根瘤蚜“死灰复燃”的现象主要责任就在于此,举例来说,今年6月份在湖南省怀化市发现的葡萄根瘤蚜(被为害的葡萄品种是由台湾引进的)就是由于从外地引入苗木和种条所致,

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我们一定要吸取这一次让葡萄根瘤蚜再度现身的经验教训,加强葡萄根瘤蚜的检疫工作,做好葡萄根瘤蚜的监测与防控,并开展葡萄根瘤蚜防治技术的研究,为今后我国葡萄与葡萄酒业的稳步发展保驾护航。

纽约州葡萄酒与美食大奖赛近日结束


为期两天的第21届纽约州葡萄酒与美食大奖赛8月16日结束,本届大奖赛主办方是纽约州葡萄与葡萄酒基金会,地点设在今年6月份刚刚落成并开放的纽约州葡萄酒与烹调艺术中心。Hermann J.Wiemer酒庄的2005雷司令干白葡萄酒击败所有参赛对手,一举捧走了令人垂涎的最高奖“市长杯”(大银色圣餐杯),“年度酒厂奖”则被Konstantin Frank酒庄夺得。

共有703瓶葡萄酒参加了这届大奖赛的角逐,大奖赛评审团由24位评酒师组成,他们多数来自纽约州以外的地区。除以上两项奖以外,来自Frank酒庄的2000 blanc de noir获最佳起泡葡萄酒奖,Jamesport酒庄的2004品丽珠葡萄酒获最佳红葡萄酒奖,Wolffer酒庄的2005 晚采霞多丽葡萄酒获最佳甜葡萄酒奖。

星期一, 八月 21, 2006

最早的葡萄酒残余物


1996年,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辅助考古学副教授、宾夕法尼亚州博物馆考古学应用科学中心(MASCA)首席科学家帕特里克·迈高文率领的考古研究小组,采用红外光谱测定法、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及化学层析法发现并证实酒石酸钙盐(在自然条件下仅在葡萄中大量存在)在一个远古陶罐中的存在,之前考古挖掘已经证实该陶罐的使用年代为公元前5400-5000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葡萄酒罐,同时还发现在陶罐碎片表面的微黄色沉淀物中含有一种树脂,据推测这种树脂是作为一种防腐剂加入到葡萄酒中的,目的是防止葡萄酒转变为醋,由此将人类酿造葡萄酒的历史提前到7000多年以前。

加州第二个“葡萄酒月”即将来临


今年5月2日,美国加州州长阿诺德·施瓦辛格再次发布一项公告,指定2006年9月为“加州葡萄酒月”,这是他又一次以特殊公告的方式赞誉加州葡萄酒工业。

拥有915个会员单位的商业性联合体-加州葡萄酒协会是今年“加州葡萄酒月”的组织者。从七月份开始,该协会新建立的消费者特别网站就已进入运转,此网站是为“加州葡萄酒月”以及加州酿酒葡萄开榨提供网上服务的。

目前加州葡萄酒协会已经和其酒厂会员、地方酒厂、葡萄种植者协会、零售商以及饭店等合作制订出今年九月份期间在全州范围内举行特殊活动的日程表。

在22个州设有专门销售加州葡萄酒网点的Safeway商业集团将继续参加今年举行的“加州葡萄酒月”,此外,还有芝加哥莫顿公司以及旧金山编年史机构等也参加9月份的活动。

星期六, 八月 19, 2006

《美好年》先睹为快(片断)

葡萄酒主题电影《美好年》即将上映


本博讯 继Sideways(国内翻译成<杯酒人生>)之后,又一部以葡萄酒为拍摄主题的电影《A Good Year 》(本人冒昧翻译成<美好年>)即将在英国首映,具体时间是10月27日,美国上映时间是11月10日。该影片是由美国好莱坞20世纪福克斯出版发行,片中人物分别由Russell Crowe 、Marion Cotillard、Alabert Finnery以及Tom Hollander等影星出演,本片导演是Ridley Scott。

影片梗概:Max Skinner是伦敦一位投资家,后来移居到法国普罗旺斯的一个小葡萄园,这是他已故伯父留给他的遗产。正当Max开始习惯于他的生活新篇章时,他遇到了一位来自加州的美丽女子,而这位女子也声称她也拥有这份遗产的继承权,故事就这样展开了。

星期五, 八月 18, 2006

一位澳洲葡萄酒工业的传奇人物去世


昨晚从网上获知,享有澳大利亚葡萄酒工业国王和教父之称的埃文斯8月17日早上因心脏病突发逝世,终年75岁。
据报道,埃文斯是前往医院接她妻子回家时,突发心脏病而倒在医院停车场的轿车里。她的妻子刚刚在该医院做完外科手术。


埃文斯对澳大利亚葡萄酒工业历史产生过巨大影响,60年代,由于他的努力工作,促使澳大利亚葡萄酒由加强甜葡萄酒向佐餐葡萄酒转化,从而完成了澳大利亚葡萄酒工业的最后定型。
这是一位值得澳大利亚葡萄酒业纪念的历史人物,本人向这位改变澳大利亚葡萄酒工业时代的传奇人物表示敬意!

星期四, 八月 17, 2006

我的家庭作业被我的狗喝掉了

“是不是又是请原谅Farnsworth先生我的家庭作业被我的狗喝掉了?少来这一套!”

美国印地安娜州国际葡萄酒大奖赛结束


第十五届印地安娜州国际葡萄酒大奖赛于2006年7月27日至29日在该州州府印地安娜波利斯市举行。本届大奖赛是由印地安娜州展览委员会主办、印地安娜州酿酒葡萄理事会协办。这次大奖赛分商业和业余酿酒爱好者两组,分别进行评比。由17个国家送达的3859份样品(其中商业组3024份,业余组835份)参加了本届大奖赛,

经由84位评审员组成的18个评审小组评定,共有2867份样品获奖(商业组2235份,业余组632份),其中金奖341个(商业组277个,业余组64个),银奖1156个(商业组923个,业余组233个),铜奖1370个(商业组1035个,业余组335个)。另外又从341个金奖中评出协调金奖116个(商业组85个,业余组31个),只有获取协调金奖的葡萄酒才有资格参加最佳展出奖的评选。

印地安娜州国际葡萄酒大奖赛目前在美国国内规模最大。该大奖赛是于1992年设立的,每年举行一次。

星期二, 八月 15, 2006

永远不和律师一起品酒


图中左边这一位是个律师,他端起酒杯闻了一闻说:“啊耶!这种气味让我回想起一种令人愉快的装满崭新钞票的钱夹子味和一辆新宝马车软皮座位散发出的气味!”中间这位男士对右边这位女士说:“以后决不和律师一起品酒!”

世界上最老的葡萄


这是一棵世界上最老的葡萄树,树龄大约已有400多年了,它生长于斯洛文尼亚的马里博尔市,据说这棵葡萄树每年大概可以结35-55公斤的葡萄,做大约100瓶的葡萄酒。

星期日, 八月 13, 2006

年份酒有感(原)

昨天在网上瞎逛,偶然搜索到一个英国某报社驻华记者的博客,他的其中一篇文章The good(chinese)wine guide引起我的注意,因为该文章所谈及的事情与某年份葡萄酒有关。今年一月份,这位记者去到内蒙呼市采访,住在一家政府宾馆里,有一天采访结束回到宾馆,他与一位同事去宾馆吧台喝酒,先是要了一瓶Great Wall‘98 (文中附有图片,但不清晰),感觉不错,于是还想要一瓶,可是吧台服务员告知没有了,最后他们只好又要了一瓶Great Wall‘92,品尝起来感觉和那瓶98差不多,没见好到哪里去。最后结帐时没有想到一共花去了1200多元。为此这位外国记者对92这瓶酒的真伪产生了怀疑,他在文章中特别注明目前DNA检验已经表明即使是葡萄酒也有造假:或者是把新酒装入旧瓶子里,或者是在瓶子上面贴上假商标。他发出感慨地说谁知道我们喝的那瓶92酒是真还是假,也许就是2002年生产的。

看到这里使我联想到许多,那瓶92年份酒的真伪咱先别说,这件事情至少说明92年份酒还是有一定的的国际影响。或许大家还记得前几年因为92年份酒,国内闹得是纷纷扬扬:华夏长城92的13年谜团华夏长城92被指控不实。并由此而带来国内对年份酒的大讨论。尽管随着时间的推移,风波还是逐渐平息了下来,但是事情的结局最终还是不了了之。不过据说国内权威部门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年份酒的问题,已制订出有关新的产品标准,预计今年年内即颁布执行。可是颁布以后又如何做到有效地去监督呢?目前国内尚不具备年份酒的技术鉴定手段,听说世界上也只有一家公司有能力鉴定葡萄酒的年份(当年被怀疑的年份酒的样品就是送往那家公司做鉴定的)。虽然国内已经有科研单位立项进行年份酒鉴定技术的研究,但毕竟目前尚不成熟,运用到实际中还有一段距离。

尽管目前年份酒的舆论宣传没有前几年那么凶了,但是至今依然还有厂家在进行年份酒的炒作,网上还有销售华夏92解百纳精品干红葡萄酒,此外,如今树龄酒又开始走俏,据说还有130年的树龄酒出售。真不知道过了几年以后厂家(商家)又有何新的发明出现。

星期日, 八月 06, 2006

小城故事多(原創)


为了做有关葡萄酒文化的专题研究,让我晓得了在意大利的托斯卡纳地区有一个古老的城镇,名字叫做科尔托纳,还有就是知道了有一本书也是以该城镇为生活背景写成的,书名就是Under the Tuscan Sun。其实这本书在好几年以前就畅销于世界,并且也被翻译成中文《在托斯卡纳的太阳下》。不过我到现在也没有看过,要不是因为她与葡萄酒文化产生的联系,恐怕我是不会关心她的存在。 该书作者是美国人,名字叫梅耶斯。她成长于美国的乔治亚洲,现在旧金山与意大利的科尔托纳两地轮流居住。她曾出版过五部诗集,诗作与自传性随笔则大量发表在欧美各重要文学期刊上,如《大西洋月刊》、《新英格兰评论》、《诗刊》等。她所写的《诗的发现》是被广泛采用的大学教科书。梅耶斯定期为《纽约时报》、《美宅》、《食物与酒》撰稿,并任教于旧金山州立大学(文学创作)。(摘自书评介绍) 在此我还要为梅耶斯个人背景资料加上几笔,目前她还从事于与葡萄酒文化有关的工作,几年以前,她和几个世界上杰出的音乐家一起策划创办了闻名与世的托斯卡纳太阳音乐节,该音乐节目前越来越受到世界瞩目,可以这么说,这个音乐节十分巧妙地将美酒、音乐、美食以及旅游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为宣传葡萄酒文化做了一次非常成功的尝试。

星期六, 八月 05, 2006

音乐、美酒与美食再次相约托斯卡纳



第四届托斯卡纳太阳音乐节将于8月5日至20日在意大利的Corcona举行,届时将隆重推出许多场精湛的古典作品音乐会,包括小提琴家Pinchas Zukerman、女中音歌唱家 Susan Graham、钢琴家朗朗以及作曲家、大提琴家Nina Kotova等在内的许多杰出音乐家将同台演出,向世人展示他们非凡的艺术才华。托斯卡纳的厨师们也将在音乐节期间用高超的手艺烹制出不同风格的美味佳肴,供游客们与产自当地葡萄园的精品葡萄酒搭配、品尝及享用。此外人们还可以去到Sant’Agostino修道院练习瑜珈,然后在位于Fonteverde内的罗马式浴池中(意大利最早的SPA)浸泡洗浴,借此缓解和消除身心上的疲劳。

星期日, 七月 23, 2006

脚踩葡萄的世界记录


踩葡萄原来是一种庆祝葡萄丰收的传统仪式,它最早起源于欧洲国家,随着葡萄酒旅游业的兴起而被引入到葡萄酒旅游中来,用于活跃葡萄酒旅游气氛,增添葡萄酒旅游乐趣。

踩葡萄还曾创造出世界记录,那是2004年3月6日,在南非西开普省的伍斯特市举行了一次快速踩葡萄比赛,两位来自南非的选手Gabriel Jonker和Ryno van Zyl在两分钟时间内踩了50公斤葡萄,一共踩出21.17升的葡萄汁,该记录被收入英国吉尼斯大全。

星期五, 七月 21, 2006

美国加州纳帕山谷首次举行Del Sole音乐节。


2006年7月16日,享誉世界的Del Sole音乐节在美国著名的葡萄酒产区--加州纳帕山谷拉开了帷幕,本音乐节为期一周,她是意大利Cortona托斯卡纳太阳音乐节的姊妹篇,是纳帕山谷首次举行Del Sole音乐节。演出地点包括Yountville林肯剧场、纳帕山谷剧院以及COPIA等。

这次音乐节除向人们展示纳帕山谷当地酿酒厂生产出的优质葡萄酒以及国际著名大厨们的美食佳作以外,也为人们奉献上了许多世界级富有才华音乐家的表演。参加这次音乐节的世界知名厨师有Thomas Keller、Cat Cora、 Ming Tsai以及 Michael Chiarello,音乐家有女高音歌唱家Renee Fleming,女中音歌唱家Frederica Von Stade和 Anne Sofie Von Otter,大提琴演奏家Nina Kotova,小提琴演奏家Joshua Bell、Sarah Chang和 Nikolaj Znaider ,男低音歌唱家String Quartet,钢琴家Christopher Taylor和Piotr Anderszewski,Emerson四重唱以及俄罗斯国家管弦乐队。

Del Sole音乐节是由Del Sole 人文艺术基金会创立的,基金会创始人、总裁Barrett Wissman说能够创造出这种做法,即将世界上最好的音乐与烹调以及葡萄酒诸多感觉艺术结合在一起,我们极为高兴,还说再也选不出比纳帕更为合适的地方来推广我们的创意,这种创意已经在意大利的托斯卡纳获得巨大成功。

世界著名的钢琴演奏家朗朗也曾于2005年5月参加了在意大利托斯卡纳举行的Del Sole音乐节。

星期四, 七月 13, 2006

来自美国加州大学7月3日的消息,世界上最年长的葡萄育种学家、遗传学家Harold Olmo教授逝世

来自美国加州大学7月3日的消息,世界上最年长的葡萄育种学家、遗传学家Harold Olmo教授于2006年6月30日在美国逝世,享年96岁。

加州大学葡萄栽培与葡萄酿酒系主任、教授Andrew Waterhouse博士说:“Harold Olmo的逝世标志着一个葡萄与葡萄酒工业时代的结束。”

E&J Gallo葡萄酿酒厂葡萄栽培与化学部副经理Nick Dokoozlian博士说:“Harold Olmo博士是他那个时代最为主要的葡萄遗传学家。”

加州大学葡萄栽培与葡萄酿造系名誉退休教授Andrew Waterhouse博士说:“Olmo是世界上最早进行葡萄种类调查的人,他的经验与研究给我们其他人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和范例。”.

Harold Olmo1931年在加州大学柏克利分校获得园艺学学士学位,接着又于1934年获得遗传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在农业实验站从事研究工作,1938年调入加州大学担任葡萄栽培系助理教授,从此开始了他的教学与科研生涯。1977年Olmo在加州大学退休。Olmo一生获得过许多荣誉和奖励:1958年获得美国果树栽培学会授予的怀尔德Wilder奖,1965年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授予他世界葡萄栽培杰出贡献奖,1973年美国葡萄酿酒与葡萄栽培学会授予他终生荣誉会员,1974年美国果树栽培学会授予他特别荣誉奖,1979年世界天主教会授予他罗马教皇奖章,1993年他又被授予洛克菲洛精神和服务奖,他是Guggenheim 特别会员,富布莱特Fulbright学者,并担任联合国顾问长达20多年。

Olmo终生致力于葡萄种质资源的收集和葡萄育种工作,为广泛获取和搜集葡萄种类及葡萄品种用于其葡萄育种项目,他旅行到世界各地,进行了一次世界上最伟大的、史无前例的葡萄收集工作,足迹几乎踏遍世界上各葡萄起源地。他对整个地区乃至全世界葡萄栽培所做出的理论以及实践经验的贡献是公认的。Olmo一生共培育出29个葡萄品种,其中包括广泛栽培的Redglobe、 Perlette、宝石无核Ruby Seedless、宝石解白纳Ruby Cabernet以及 Rubired。他曾将葡萄品种专利转让获得的几十万美元收入捐赠给加州大学葡萄栽培与葡萄酿酒系,用于资助年轻的教师和研究生。

在开发并使葡萄新品种商业化的同时,Olmoh几乎贡献出他在葡萄栽培方面的所有知识,包括发明出新的葡萄架式以及机械化采收方法,他最为重要的贡献就是首次提出证明葡萄安全性的计划,其目的就是确保选择出清洁的植物材料。他也是无数学生、同事以及世界各地葡萄栽培者的良师益友。
加州大学拟定在7月30日,即Harold Olmo的97岁诞辰之日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

Richard Humphrys的葡萄酒摄影艺术


Richard Humphrys是一位来自澳大利亚的著名摄影家,由于对葡萄酒的热爱,使他长期从事葡萄和葡萄酒的摄影艺术创作,并且取得了巨大成功,他的作品从1992年起多次在国际上获得大奖。

Richard Humphrys出生在1960年,1978年至1980年学习建筑学,1981年至1982年开始学习摄影学,1983年到1985年担任助理摄影师,至此以后他就一直是个人创业,从1994年起开始转向专门从事和研究葡萄酒摄影艺术。

他的作品构思巧妙,技巧超群,不仅给人们艺术视觉上的享受,而且还让我们从另外一个新的角度去了解和鉴赏葡萄酒。
Richard Humphrys之所以选择葡萄与葡萄酒作为他摄影创作的主题就是源自于他舅舅对他的影响,并受到他舅舅当年创业精神的鼓励。Richard Humphrys舅舅的名字叫Max Schubert,是澳大利亚一位很有名的葡萄酿酒师,曾在1951年酿造出闻名世界的葡萄酒Penfolds Grange Hermitage Shiraz,许多在香港的葡萄酒鉴赏家都珍藏有这个葡萄酒。或许是由于这个缘故,在2006年6月17日至22日,Richard Humphrys选择在香港举办了他的个人葡萄与葡萄酒主题摄影艺术展,这也是他在澳大利亚外的第一个国际性展出地点。

前不久,Richard Humphrys将他用7年时间精心拍摄的葡萄与葡萄酒作品整理出版发行(有限版本),他把这本摄影集起名为“葡萄树之魂”(Spirit of the Vine)。

星期六, 七月 08, 2006

两份杂志封面如此相似



从新浪网上知道时尚集团于今年年初出版发行了《美食与美酒》杂志,由于杂志内容包括葡萄酒部分,并且有关文章专门是由台湾知名的葡萄酒作家执笔,所以挺感兴趣,但是至今我还没有看过这本杂志,只是在网上浏览到零零星星的电子版。说真的,刚从网上看见该杂志的封面时我还真以为她是Food&Wine(美国快讯出版集团出版)的中文版本呢,因为两者在封面设计上太相似了,不过今天又发现《美食与美酒》第七期的封面英文刊名右下角增加了时尚二字。不会是因为有侵权嫌疑才这样做吧。我觉得还是杂志自身在封面设计上没有创新,缺乏新意。

星期四, 七月 06, 2006

两位总统与葡萄酒的不解之缘

对美国历史有着重要影响的两位总统乔治·华盛顿和托马斯·杰裴逊都喜欢葡萄酒,并且对推动美国葡萄酒的早期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有“国家之父”之称的乔治·华盛顿在美国独立战争之前就致力于种植栽培欧洲及美国野生葡萄品种,为此而花去他大约11年的时间,遗憾的是最后还是由于缺乏现代葡萄栽培技术而未获成功。华盛顿一直以为就餐或者在其它社交场合适量饮用葡萄酒对身体是有益的。他最喜欢产自葡萄牙马德拉岛的一种白葡萄酒(该酒在17世纪曾流行于世界各地),他个人经常订购大桶的葡萄酒,储存在家中的储藏室里。1776年7月,在签署《独立宣言》时,他与人们一起手端马德拉葡萄酒庆贺美国的独立。

托马斯·杰裴逊也在他自己的家乡曾种过几公顷的欧洲和美国当地葡萄品种,并且还将几百公顷的土地提供给美国葡萄酒酿造业的开路先锋Filipl·Mazzeil,在托马斯·杰裴逊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Mazzil组建了一个投资公司,资金用于开发葡萄园、种植和酿造葡萄酒,推动美国葡萄酒的发展。不巧的是在1774年5月,一场前所未有的霜冻将建起的葡萄园全部摧毁,至此杰裴逊扶持的葡萄酒事业以失败而告终,但是这些并没有使他失去对葡萄酒的兴趣,依然对美国葡萄酒的未来充满信心。直到他担任美国历史上第三任总统以后,还致力于推动美国葡萄酒的发展。

星期二, 七月 04, 2006

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发展葡萄酒旅游业的关键

前不久和一位致力于国内葡萄酒旅游事业的朋友谈及目前我国葡萄酒旅游的现状,这位朋友万分感慨地说游客到酒厂参观却没有啥东西看。其实她所说的问题就是葡萄酒旅游资源的问题。

时下葡萄酒旅游在我国才刚刚起步,如何才能在短期内将葡萄酒旅游做起来,让葡萄酒与旅游相辅相成的促进关系充分显示出来,并且形成一道新的亮丽旅游风景线以及新的经济增长点,我觉得葡萄酒旅游资源问题是至关紧要的问题,是目前制约我国葡萄酒旅游发展并急待解决的问题。那么什么是葡萄酒旅游资源呢?我认为就是提供给人们参观游览的自然景观(例如历史古迹和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例如葡萄酒博物馆),还有就是围绕葡萄酒旅游而展开的服务项目以及娱乐项目。若从旅游资源所处的地理位置上来看,可以划分为酒厂以及酒庄内部的旅游资源和周围大环境的旅游资源。

目前酒庄旅游在葡萄酒旅游中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国外的许多葡萄酒旅游项目都是以酒庄为单位而展开的,例如澳大利亚、南非、法国、意大利等的葡萄酒之游以及美国加州纳帕河谷的酒乡之旅,因此可以说酒庄所具有的旅游资源是启动和搞好葡萄酒旅游的关键,也是吸引游客前来参观游览的制胜法宝。酒庄的旅游资源大体上包括酒庄的建筑风格、葡萄酒节、葡萄园、地下酒窖、品酒间以及文化艺术收藏品等等。

就一个酒庄而言,其自身所具有的特色旅游资源是有别于其它酒庄的独到之处。例如在美国加州纳帕河谷,酒庄比比皆是、多如繁星,于是追求个性、标新立异就成了各个酒庄追求的目标,结果就出现了具有不同旅游资源的酒庄;有以艺术收藏品为特色的美术馆酒庄;有以挖掘酒庄历史为特色的酒庄;有的则将电影艺术资源和酒庄整合到一起,追求视觉与味觉的完美结合;有的将美酒与美食巧妙地搭配在一起,在饮食文化上做文章;还有的就是在酒庄的建筑造型上进行创新,给游客游玩提供了一个拍摄留影的绝佳背景。

如何开发利用和丰富我国葡萄酒旅游资源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欣喜的是我们已经看到国内许多酒庄在设计建造时就把如何形成自己特色,充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最大发挥酒庄旅游功能放在重要位置,比如有的引进葡萄酒SPA疗法(朗格斯、张裕),有的强调酒庄建筑要具有民族特色(四川红星酒庄的羌族建筑风格)等等,此外最近又传来北京葡萄酒博物馆和天津葡萄酒博物馆相继开馆的喜讯,所有这些都为今后大力发展我国葡萄酒旅游业做了很好的铺垫,并起到积极的促进及推动作用。有理由相信随着我国葡萄酒行业的稳步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意识的改变,对葡萄酒文化的接纳和认可,我国的葡萄酒旅游一定会一个美好的明天。

星期五, 六月 30, 2006

美国拟将“巴黎评判”搬上银幕



“巴黎评判”三十周年纪念活动刚结束,老美就开始酝酿把这一历史事件搬上银幕,有望出演影片男主角的演员是修格兰特(Hugh Grant)裘得洛(Jude Law)(图片)。

洛杉叽一家电影公司已经买断了《巴黎评判》这本书的版权。

《Decanter》杂志顾问编辑Steven Spurrier(1976年品酒会的组织者)已经在影视城与这家公司的高层人物进行了会谈,其实有关讨论在早些时间已经开始,但是有可能由格兰特和洛出演的影片中的男主角的名字还没有确定。他们打算将影片的中心集中在Spurrier 与加州的相互影响上,而不是加州与法国的角逐上。以期结束加州在1976年品酒会上的胜利。

Spurrier坚持应该由英国演员来出演影片中的他,公司已经建议由格兰特或者洛来出演。但是他并不认为他们是最好的,因为二位年纪较大点,而他在组织1976年品酒会时才只有34岁。

老道的葡萄酒鉴评家杰西丝罗宾逊在她的网站写到:“Steven Spurrier 是一个尚未歌颂的葡萄酒英雄,他有着异常的葡萄酒知识,并且有着他人所没有的有关葡萄酒的各种非凡观念。”

这部至今还没有片名的电影目前正处于它的初始筹备阶段,至于啥时候开拍也没有得到证实。

星期日, 六月 25, 2006

又一套以葡萄酒为题材的漫画集--神之水滴

在前一篇日志里我谈到了葡萄酒主题漫画对葡萄酒市场产生的神奇效应,今天我想继续聊这个话题,因为它对于我们深入探讨葡萄酒文化营销有一定借鉴作用。

大约在去年10份的《华夏酒报》上我看到一则新闻,就是日本山梨县的富士吉田市举办了一次以漫画《神之霞》为主题的庆祝活动。而这套漫画就是以葡萄酒为题材的作品,整个故事情节都是围绕葡萄酒为主题展开的。

最近从其它几个中文葡萄酒博客里也看到与此漫画相关的信息,加上最近对其它资料的综合整理,我对这套漫画有了一个较全面的了解。

这套葡萄酒主题漫画集的原作是亚树直,绘画是冲本秀,最早是以连载形式发表在日本讲谈社编辑出版发行的《周刊早安》杂志上。后来出版发行单行本,目前在日本单行本已经出版到第六集。

漫画故事情节讲述的是一名从小就接受品酒训练但从未喝过葡萄酒的富家子弟如何破解父亲设下的迷局而走上成功之路。富家子弟的父亲是国际著名葡萄酒鉴评家,拥有数以千万元的家产,临终前他立下遗嘱,谁能够猜出他留下的12瓶顶级葡萄酒(其中有一瓶被称为神之水滴)的名称以及生产年份,就可以继承他的遗产。于是这个富家子弟就和他父亲的另外一个养子展开了品酒的大比试。

这套漫画集还别出心裁,巧妙地将许多葡萄酒知识融合在漫画故事情节里,比如醒酒、terroir概念以及品酒方法等等,并且还绘制了不少种世界上著名的葡萄酒。因此可以说这套漫画集不失在推广普及葡萄酒文化方面做了一种新的尝试。

目前这套葡萄酒主题系列漫画集的中译本有两个版本,其一是香港版本,译名是《神之水滴》,目前在香港已经出版发行到第六集,第一集大概是2005年12月底出版发行的;其二是台湾版本,译名是《神之霞》,好像只出版发行了第一集,目前还在陆续出版发行。大陆还没有听说过有出版发行这套漫画集的计划。

星期六, 六月 24, 2006

一套连环漫画竟创造出市场的奇迹

 



1996年4月21日,一部名为《Sommelier》的系列日本连环漫画竟让来自美国加州的Calera葡萄酒在日本葡萄酒市场刮起一阵旋风,并创下奇迹般的销售业绩,此外还曾出现过当厂家老板到日本出席品酒会时,Calera日本酒迷们手拿空酒瓶排着长队等候他在酒标上签名。据说该品牌葡萄酒在日本市场的销量迄今依然不衰。听起来还真让人难以置信,而事实的确如此。后来这部漫画在1998年又被改编为电视剧《美酒贵公子》,而且在日本电视台热播,台湾某家电视台也分别于2001年和2003年播放了该电视剧。有关信息请浏览:A Comic Strip Created the Ultimate Cult Wine

星期一, 六月 12, 2006

葡萄酒庄及酒庄酒

葡萄酒庄这一词目前依然在国内葡萄酒行业走俏,各投资者包括许多大型葡萄酒公司都在打造有自己特色的葡萄酒庄,那么你知道葡萄酒庄这一概念的来历吗?

其实葡萄酒庄这一概念源自法国的波尔多,或许酒庄这一单词是通过对城堡的想象而得出的。

法国波尔多的葡萄酒庄是一个陆地单位,她通常归土地占有者所有和耕种,他们在那儿种植葡萄和酿造葡萄酒,而且每一个过程,其中包括灌装都在酒庄内进行。酒庄葡萄园面积可以从几公顷到150公顷或更多。用自己名称销售葡萄酒的所有者其葡萄园面积在20公顷以上,酒庄概念下是产区(Terrior)-指特定的有个性化的小块土地。目前已经从波尔多衍生出在世界范围内流行的“酒庄葡萄酒”运动。

根据国内葡萄酒专家指出,真正的酒庄葡萄酒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在适合种植葡萄的地域,拥有属于自己的葡萄种植园;二是所种葡萄不是以商品出售,而是自用酿酒的原料;三是酿造、灌装全过程,必须是在自己的就庄内进行。

中国葡萄酒酒庄联盟已于2005年12月成立,目前由8家酒庄组成,它们是:烟台张富裕葡萄酒公司的卡斯特酒庄,中粮集团下属的沙城庄园,河北怀来的中法庄园,河北怀来的德尚庄园,北京的波龙堡酒庄,青岛的华东百利庄园,山西的怡和酒庄以及河北昌黎的朗格斯酒庄。

星期四, 六月 08, 2006

雕刻在橡木桶上的一段历史事件


为纪念被美国人引以为自豪的《巴黎评判》历史事件,一家专门从事橡木桶雕刻艺术创作的美国公司精心创作了如图所示的作品,将一段历史永远雕刻在了橡木桶之上。

星期一, 六月 05, 2006

巴黎评判事件的来龙去脉

1976年5月24日,Steven Spurrier在法国巴黎的都市洲际酒店里举行了一次法国与加州葡萄酒的盲品会,当时Spurrier在巴黎拥有一家葡萄酒商店和一所葡萄酒学校。法国葡萄酒为恒星产品,它们是来自波尔多的Château Haut-Brion和Château Mouton Rothschild红葡萄酒以及来自布根地的 Bâtard-Montrachet Romonet-Prudhon和Beaune Clos des Mouches Joseph Drouhin白葡萄酒。而加州葡萄酒则为当时不知名的来自Ridge和Stag’s酒窖的赤霞珠葡萄酒以及来自Chateau Montelena 和Chalone的查当尼葡萄酒。九位当时在法国最为有名的评酒师(包括酒厂老板、葡萄酒评论家以及斟酒服务员)出席了这次评酒会。

Patricia Gallagher(一位当时为Spurrier工作的美国人)于1975年秋天对加州进行了一次短期旅行,目的就是查找新葡萄酒。紧随其后, Spurrier于1976年春天来到加州做加州葡萄酒的最后选择。当时他精选了赤霞珠和查当尼葡萄酒,因为这些酒由当时新建小型酒厂生产。他也选择了来自较小酒庄的葡萄酒,因为这些酒庄的规模和风格均与欧洲领先葡萄酒厂相似。

一回到巴黎,Spurrier还是选择法国葡萄酒出售,虽然他已经对他在加州经过试验的葡萄酒留下了深刻印象,但是他还是坦率地说他精选的法国葡萄酒从感觉上他自信要比加州葡萄酒表现的更好,在此之后,他在巴黎只是做了两笔买卖就是希望不得罪他的客户。

这个事件有极大的客观性,葡萄酒被移入和放置在中立的酒瓶里,从而使知识渊博的评酒师不可能被告知酒瓶里的酒来自哪个国家,另外仅给出少量的葡萄酒――赤霞珠一份或者查当尼三份。品尝顺序由采摘下的瓶帽名称来决定。

当天盲品结束时,每个人都大吃一惊,两种加州葡萄酒名列前茅,红葡萄酒是Stag’s Leap酒庄的1973赤霞珠干红,白葡萄酒则是Chateau Montelena酒庄的1973霞多丽干白。

后来巴黎品尝事件逐渐被世界所知,她也标志着一个历史的转折点,不仅仅对于加州葡萄酒也包括世界葡萄酒。Spurrier事件已经被称为葡萄酒品尝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一件大事。

George M.Taber是当时唯一一个当天到场的新闻记者,他对巴黎品尝做了报道,并且将文章发表在时代杂志上。他还出版了一本名为《巴黎评判》的书,公正地记录了这一事件的全部过程以及它的影响,目前该书珍藏在COPIA博物馆里。

星期日, 六月 04, 2006

巴黎葡萄酒品鉴会30周年纪念(原创)

三十年前(1976年5月24日)在法国首都巴黎举行的一次葡萄酒评鉴会,竟然轰动了整个世界葡萄酒行业,她就是后来被葡萄酒界称之为的“巴黎葡萄酒鉴评会”,在世界葡萄酒历史上巴黎葡萄酒鉴评会是一个值得纪念的重大历史事件,我个人认为那次酒评会实质上就是葡萄酒新旧世界的第一次正式较量,由此而标志着新世界的葡萄酒得到世界认可。

2006年5月24日为了纪念“巴黎葡萄酒鉴评会”30周年,国际著名的葡萄酒鉴评家们分别在美国加州纳帕河谷的COPIA(美国葡萄酒、美食和艺术中心)以及英国伦敦的Berry Brothers & Rudd酒店举行了同一时间的评酒会。

当年酒评会的发起者英国酒商、著名葡萄酒鉴评家、作家史蒂文·斯普瑞尔主持了这次重大活动。

此次品酒一共进行了三轮。除了复品1976年所评红酒之外,还品评了新年份的霞多丽白葡萄以及红葡萄酒。这次新酒品评没有采取混合评定,而是法国酒和美国酒各自评分。

美国评酒团评委,葡萄酒大师,罗伯特孟大为酒庄董事长让-米榭·瓦勒特(Jean- Michel Valette, MW)认为举行此次评酒的目的不在于评出高低来,而是提供一次欣赏两个产地风格佳酿的机会。COPIA葡萄酒部主任波特·马克思(Peter Marks)认为,COPIA举办这次品酒活动,就是将法国和美国两个葡萄酒世界汇集到一起,是一次有世界影响意义的活动。

这次评酒会向全世界展示新旧世界红白葡萄酒的不同风格,对世界葡萄酒业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附参加评酒会的评委名单。

1.美国评酒团评委名单:

让-米榭瓦·勒特(Jean-Michel Valette) ─葡萄酒大师(Master of Wine),星座集团所属罗伯特·孟大为酒庄(Robert Mondavi Winery)董事长,曾任法兰橡树酒庄(Francisca Estates,现为标志酒庄Icon Estates) 总裁。

安吉拉·音莫·罗宾逊(Andrea Immer Robinson) ──侍酒大师(Master of Sommelier),世界14名女侍酒大师之一。葡萄酒作家,电视葡萄酒烹饪节目主持人。

保尔·罗伯特(Paul Robert)──侍酒大师(Master of Sommelier), 纳帕谷高档餐馆法国洗衣房及著名厨师托玛斯·克勒(Thomas Keller)所属餐馆酒水总监

彼特·马克思(Peter Marks) ──葡萄酒大师(Master of Wine),美国葡萄酒、美食和艺术中心(COPIA)葡萄酒部主任。

维尔佛瑞特·积加(Wilfred Jaeger) ──世界著名葡萄酒收藏家,慈善家

帕特里夏·加斯托德-加拉菲尔(Patricia Gastaud-Gallagher) ,评酒会主席(1976年协助Steven共同举办了巴黎评酒会)。后来担任雅克拉菲特出版公司的“国际葡萄酒烈酒名人录”的编辑总监,现为法国蓝带烹饪学院葡萄酒专业讲师。

克里斯廷·瓦那杰(Christian Vanneque) ──1976年巴黎评酒会评委,瓦那杰出版公司创始人

斯蒂芬·布鲁克(Stephen Brook) ──英国葡萄酒杂志Decanter资深编辑,葡萄酒作家.

安东尼·戴亚·布鲁(Anthony Dias Blue) ──葡萄酒专栏作家,电视主持人.

丹·伯格(Dan Berger) ──葡萄酒专栏作家,Decanter、《葡萄酒与葡萄》(Wines and Vines) 杂志撰稿人。


2.英国评酒团评委名单:
  
史蒂文·斯普瑞尔(Steven Spurrier) 主席─1976年巴黎评酒会组织人,葡萄酒教育家、酒评家和作家。

布瑞恩·圣皮尔(Brian Saint Pierre)-英国葡萄酒杂志Decanter出版人,著名葡萄酒评家。

修·约翰逊(Hugh Johnson) -世界权威葡萄酒作家。

杰西斯·罗宾逊(Jansic Robinson)-OBE、葡萄酒大师(Master of Wine) ,世界著名葡萄酒评家和电视葡萄酒节目主持人。

麦克·布劳德班(Michael Broadbent) ─葡萄酒大师(Master of Wine)英国著名拍卖公司-克里斯蒂公司前葡萄酒部主任,著名葡萄酒评家。

加司培·莫里斯(Jasper Morrist) ─葡萄酒大师(Master of Wine),资深葡萄酒专家,Berry Brothers & Rudd采购总监。

马修·居克(Matthew Jukes) ─著名葡萄酒资讯专家,葡萄酒作家,伦敦Bibendum餐馆葡萄酒采购。

米榭·伯坦内(Michel Bettane)─法国著名葡萄酒评家,作家。

米榭·都瓦兹 (Michel Dovaz) ─1976年巴黎评酒会评委成员,从事葡萄酒教育,葡萄酒作家。

简·麦克昆蒂 (Jane MacQuitty)─《星期六时报》葡萄酒记者,葡萄酒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