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八月 23, 2006

葡萄根瘤蚜死灰复燃带给我的思考


2005年7月初,已经在我国基本销声匿迹长达十多年之久的葡萄根瘤蚜又再次出现在上海市嘉定区马陆镇两处葡萄园中,据说接到消息后,国家农业部立即派出有关专家前往发生地进行调查,随后向全国发出通报,并下发了《关于加强葡萄根瘤蚜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国各葡萄产地的农业植检部门对葡萄根瘤蚜全面开展普查工作。并于2005年9月2日首次在上海组织召开了葡萄根瘤蚜监测与铲除工作方案专家论证会,前不久,全国农技中心又再一次在上海组织召开了全国葡萄根瘤蚜联合监测与防控协作组会议。另外,今年刚公布的新《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以及《应施检疫的植物及植物产品名单》上,根瘤蚜“榜上有名”。所有这些动态和迹象都表明此次葡萄根瘤蚜的发生对我国今后葡萄以及葡萄酒业的影响非常之大,形势也十分严峻。几个月前又听说在湖南省怀化市的洪江、新晃、会同、辰溪、中方5县(市)10多个乡镇近万亩葡萄园(品种为巨峰和高山葡萄)出现叶片枯萎,挂果稀少现象,经过农业部专家与湖南省内植保专家联合诊断是葡萄根瘤蚜为害的结果。听到这个消息,我的心情变的格外沉重,对此也想到了许多问题,现简单谈谈我个人的认识。

历史回顾:根据文献记载,葡萄根瘤蚜起源于北美的落基山东部,1845年至1899年传遍了整个美洲地区以及非洲各个国家,1858年至1862年葡萄根瘤蚜又随着葡萄种苗传播到欧洲,并对欧洲葡萄园尤其是法国葡萄园,有过毁灭性打击。1883年至1899年,葡萄根瘤蚜又被传播到亚洲以及大洋洲,至此该虫已经遍布全世界。葡萄根瘤蚜传入我国的时间是1895年,它是由于烟台张裕葡萄酒厂从法国引入苗木时不慎将此害虫也带了进来。后来又陆续在辽宁、陕西、甘肃。云南以及台湾等地有过记录。不过经过有效的防治,到了90年代仅在烟台西山葡萄园有过零星发生。

为害与传播:1、为害。葡萄根瘤蚜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根瘤型,另一种是叶瘿型。葡萄根瘤蚜是刺吸式口器,主要是以成虫和若虫刺吸葡萄叶、根的汁液,根部被害以后形成瘿瘤,瘿瘤后来变褐腐烂,皮层开裂,从而影响葡萄根部吸收养分。在一般情况下,受害的葡萄植株生长不良,长势衰弱,叶片变黄。一般减产30%,重者减产达50%,甚至使葡萄死亡。2、传播途径。因为在害虫具有完整生活史的地区,葡萄枝条上往往会附着越冬虫卵,所以如果使用这些枝条来做插条就可以传播害虫。同时葡萄根瘤蚜也可以随着盛装葡萄苗木和插条的包装物以及耕作工具进行传播。

思考:那么葡萄根瘤蚜死灰复燃的主要原因何在呢?我个人认为最关键的还是人们从思想上放松了对葡萄根瘤蚜的警惕性,植物检疫观念不强。由于葡萄适应性强,结果早,见效快,故不失为一条致富的好门路。因此这几年我国葡萄种植业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时期,由此就出现了许多地方纷纷从外地调入和引进新的葡萄品种,用于发展当地经济,这种行为既包括企业行为,也包括果农个人行为。但是,在这股葡萄发展热的背后同时也潜伏着巨大的危险,这就是许多购苗单位及个人植物检疫意识淡薄,在调进或调出苗木及种条时,不主动申请检疫,当然其中也包括一些具有执法职能的检疫机构因为多年未曾见到过葡萄根瘤蚜的发生,于是便放松了警惕性,从而给葡萄根瘤蚜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最终造成根瘤蚜随葡萄苗木和种条大面积传播及蔓延,也许今天出现根瘤蚜“死灰复燃”的现象主要责任就在于此,举例来说,今年6月份在湖南省怀化市发现的葡萄根瘤蚜(被为害的葡萄品种是由台湾引进的)就是由于从外地引入苗木和种条所致,

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我们一定要吸取这一次让葡萄根瘤蚜再度现身的经验教训,加强葡萄根瘤蚜的检疫工作,做好葡萄根瘤蚜的监测与防控,并开展葡萄根瘤蚜防治技术的研究,为今后我国葡萄与葡萄酒业的稳步发展保驾护航。

没有评论: